试语世间人,何者为清福。
我有一顷田,乃在北山麓。
峰攒紫翠殷,路绕幽潭曲。
阳坡景物鲜,平畴土膏沃。
清流贯其中,波纹净如縠。
逶迤桃岸红,环抱松堤绿。
高敞杏烟亭,杳霭梅花屋。
傍砌一池莲,沿篱万竿竹。
奇石卧幽花,古藤挂乔木。
门径接陂桥,庭轩称凉燠。
风月四时佳,莺花终岁续。
中有白发翁,萧然常野服。
闲情托鱼鸟,忘机友麋鹿。
焚香坐清昼,扶策纵遐瞩。
目不离烟霞,手自艺兰菊。
鲂鲤一竿取,粳稻八口足。
鸡豚法王政,场圃仿豳俗。
诵读课儿孙,耕耘问童仆。
晓林鸦唤起,晚窗鹤同宿。
祠古四先生,陶白与苏陆。
松籁杂琴声,花飞乱枰局。
有时泛扁舟,枕籍书一束。
船尾挂酒壶,饾饤罗果蔌。
荡漾随春风,鸥鹭行相逐。
驻楫芙蓉湾,系艇筼筜澳。
划然发长啸,幽响振嵓谷。
手拍洪崖肩,高踵王乔躅。
耳不闻喧嚣,心不惊宠辱。
乐且不自知,忧从何处触。
倘肯从吾游,焉敢矢弗告。
董华亭书清福吟因其意而广之得三百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董华亭《书清福吟》的原文为“试语世间人,何者为清福。我有一顷田,乃在北山麓”。
董华亭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清福的独特理解和追求。诗中描述了他所拥有的一顷良田,位置在风景秀丽的北山麓,四周绿树环抱,景色宜人。这样的田园风光,远离尘嚣,正是人们追求的清净福气。董华亭借此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赞美。
《董华亭书清福吟因其意而广之得三百字》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与志趣的诗歌,更是清代文人雅集的一种体现。张英作为此诗的作者,其文学地位及影响力不容小觑。张英生活在清代中后期,是当时著名的诗人,其诗歌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人的生活态度。董华亭的这首诗,展现了张英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那个时代文人对于精神寄托的追求。
《董华亭书清福吟因其意而广之得三百字》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也反映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研究清代社会文化和文人生活的重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