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元美过法华寺

园居苦炎蒸,驾言适招提。
村过槐柳侧,路入禾黍西。
老僧坐井栏,童子方灌畦。
为我摘新蔬,炊菰复糁藜。
移床入深松,地湿林影低。
殿前鸭脚树,高与云峰齐。
白松有奇姿,肤香如柔荑。
竟日饮空翠,使我野性迷。
不觉曦阳度,但闻蟪姑啼。
惋惜日中去,未及林鸦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同元美过法华寺》是一首描绘夏日乡村景象的清代诗歌。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

  • 作者张英:《同元美过法华寺》的作者是清朝的大臣张英,字敦复,江南桐城人。他在康熙时期考中进士,曾先后担任过工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等要职。在政治与文学方面都有显著的成就。
  • 内容概述:诗中描绘了诗人在炎炎夏日中驱车前往法华寺的经历。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描述了经过村庄、槐柳、田野和老僧的生活场景以及自己在其中感受到的自然之美。如“为我摘新蔬,炊菰复糁藜”、“移床入深松,地湿林影低”等诗句,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和谐的田园生活状态。

《同元美过法华寺》不仅作为文学作品本身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清朝文人雅士生活的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