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东坡耕种诗有作

子瞻谪黄州,终窭艰釜鬲。
力耕求寸壤,不敢厌硗塉。
荷锄来东坡,乘春自垦辟。
荒涂剪荆榛,枯井搜瓦石。
好雨渡江来,顿使土膏泽。
先生善言农,夙本农家客。
线□铺秧青,棋局分畦白。
夕上露珠圆,晴翻风叶碧。
留连移我情,置身在疆埸。
古来贤达人,遭逢多困厄。
老以东坡名,永言志畴昔。
谁知千载后,声称常啧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读东坡耕种诗有作》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是作者在读到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诗后,有感而发,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情感,创作了这篇散文。

文章开头,作者引用了陶渊明的诗句“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这句话表达了陶渊明不愿随波逐流,追求自然、田园生活的高洁志向。接着,苏轼以“今我何人哉”为开头,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生活态度的向往和困惑。他认为自己是“世俗之人”,无法摆脱世俗的束缚,但同时又有着“山林之志”。

文章中间部分,苏轼通过回忆自己在庐山隐居时的生活经历,展示了自己远离尘世、追求自然的心境。他描述了自己如何种菜、种稻、采茶、制茶的过程,以及与朋友们一起饮酒、吟诗的场景。这些细节描绘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

苏轼总结了全文,强调了自己虽然身处官场,但却始终保持着一种超脱的态度。他认为自己的仕途并不如意,但他仍然能够保持一颗宁静的心,享受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读东坡耕种诗有作》这篇文章通过对陶渊明的诗句和自己的生活经历的解读,展现了苏轼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官场生活的不满和解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