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儿书来道小溪两岸种桃柳百馀株

草堂带山麓,门对清浅溪。
迢递松岭北,曲折花村西。
最宜临水处,柳径与桃蹊。
绿荫漾清沚,红雨踏香泥。
波底戏文鳞,枝头鸣黄鹂。
浮杯落英满,垂钓浓阴低。
虽无泛舟乐,足令游筇迷。
十年畜此愿,此愿多乖暌。
昨日山中信,阿玉自封题。
种桃倚短岸,植柳眠长堤。
桃试红萼小,柳剪青丝齐。
春风日滋长,芳景端可傒。
他日西溪上,幅巾堪杖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玉儿书来道小溪两岸种桃柳百馀株》是清代诗人张英创作的一首古诗。《玉儿书来道小溪两岸种桃柳百馀株》全文如下:

草堂带山麓,门对清浅溪。 迢递松岭北,曲折花村西。 最宜临水处,柳径与桃蹊。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小溪两岸种满桃柳的美丽景色,以及与之相关的自然景观,如清浅溪、松岭、花村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张英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诗中的“柳径与桃蹊”象征着和谐与美好的生活,而“绿荫漾清沚”则暗示着自然之美的宁静与祥和。此外,诗中还隐含了作者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即虽然生活中不乏美好,但很多时候愿望却难以实现,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愁和无奈。

在文学价值方面,这首诗不仅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内涵吸引读者,更因其深刻的主题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受到赞誉。作为清代诗歌的一部分,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趣味和文人的精神追求,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玉儿书来道小溪两岸种桃柳百馀株》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的古诗,更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是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珍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