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白云岩僧

奇峰削苍玉,万笏攒云端。
偃松皆十围,石罅恣屈盘。
云气时荡漾,碧海翻层澜。
晴昼见花雨,崖巅泻飞湍。
青乌翔佛顶,雍雍如鸣鸾。
老僧住石龛,定钟彻岩峦。
天风与相和,讵作尘寰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与白云岩僧》是清代诗人张英创作的作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

《与白云岩僧》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奇峰、万笏、云气等自然景观,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青乌”“鸣鸾”等意象,进一步增添了诗的神秘色彩。此外,诗中的“老僧住石龛,定钟彻岩峦”等句子,展现了僧人修行生活的静谧与庄严,使读者仿佛能听到山间钟声,感受到佛光普照的神圣场景。这种将自然景观与人的精神世界相融合的艺术手法,是《与白云岩僧》成为经典之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张英作为康熙时期的一位重要官员,其政治生涯可谓波澜壮阔。他不仅在清朝初期担任过南书房学士、工部尚书等职位,还曾参与编纂《国史》《一统志》等重大文献工作。然而,张英的政治成就并未让他忽略文学创作的重要性,他的诗词作品同样表现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

在《与白云岩僧》这首诗中,张英通过对白云岩僧生活状态的描绘,表达了对佛教禅宗修行的向往和敬仰。诗中的“老僧住石龛,定钟彻岩峦”一句,不仅反映了僧人日常生活的宁静,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寻求内心平静的深切渴望。这种表达方式,使得《与白云岩僧》不仅是一首诗,更成为一种精神寄托与文化象征。

《与白云岩僧》不仅展现了张英卓越的文学才能和深邃的哲学思想,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人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诗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还可以从中汲取到丰富的精神营养和文化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