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峰削苍玉,万笏攒云端。
偃松皆十围,石罅恣屈盘。
云气时荡漾,碧海翻层澜。
晴昼见花雨,崖巅泻飞湍。
青乌翔佛顶,雍雍如鸣鸾。
老僧住石龛,定钟彻岩峦。
天风与相和,讵作尘寰看。

【注释】

奇峰:高峻的山峰。苍玉:青色的玉石,这里比喻山峰之形如青玉。万笏:指众多的山石。攒云端:聚集在云端。偃松:偃伏的松树。皆十围:都长到十围。石罅(xià):石头缝隙。恣:任意。屈盘:盘旋曲折。云气:云雾。时荡漾:时时飘动。碧海:深蓝色的海洋。翻层澜:波浪翻滚。晴昼:晴朗的白天。花雨:像花雨一样的细雨。崖巅:山的顶端。泻飞湍(tuān):飞泻的急流。飞湍:奔腾的急流。飞溅的水花。青乌:古代传说中鸟名,这里借指太阳。雍(yōng)雍:和谐的样子。鸣鸾:鸾鸟发出的声音。老僧:年老的僧人。住石龛(kān):在岩石的凹处修行。定钟:敲击钟磬以定神或作道场。彻岩峦(lián):穿透岩石。天风:天上的风。相和:互相应和。讵(jù):岂;哪能。尘寰:人间世俗世界。看:看待、对待。

【赏析】

《游白云岩》是唐代文学家、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此诗描绘了白云岩的壮丽景色,并表达了作者的游赏情趣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开阔,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白云岩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首联“奇峰削苍玉,万笏攒云端”通过夸张手法,描绘出白云岩高耸入云的景象,仿佛一座座山峰如同被削去了一角的苍玉般挺拔壮观。接着,“偃松皆十围,石罅恣屈盘”进一步展现了白云岩的奇特之处,那些偃伏的松树都长到了十围,而石缝中则肆意蜿蜒曲折,形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

颔联“云气时荡漾,碧海翻层澜”则是对白云岩周围环境的描绘。云气时而荡漾,碧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层层叠叠,给人一种浩渺无际的感觉。尾联“晴昼见花雨,崖巅泻飞湍”则将读者的目光从远处引向近处,描述了晴朗的日子里,白云岩顶上的花雨如同花瓣一样飘洒而下,而飞瀑则犹如银龙般从崖巅倾泻而下,气势磅礴。

整首诗通过对白云岩的细致描绘和生动刻画,展现了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同时,诗人的情感也随着景物的变化而起伏跌宕,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