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翣移郊甸,孤城寝殿开。
悲看丹旐过,泣送宝衣来。
执绋千官拥,随车万姓哀。
小臣垂涕日,作诔愧非才。
【注释】
素翣:用白布做成的伞。
丹旐(zhà zhà):古代丧葬时用红色的旗帜,上画有鸟形图案,故称之。
垂涕:流泪。
作诔(lǐ):为死者写墓志铭。
愧非才:自谦没有才能。
【赏析】
此诗是元稹为唐宪宗生母王太后所写的挽诗。王太后即孝昭皇后郭氏,元稹曾为她写过三首挽诗,本诗是第四首。诗人通过这首诗表现了他对亡母的哀思之情。
第一句“素翣移郊甸”,描写了王太后灵车缓缓行进的情景。素翣是用白色绸布做成的伞,用以遮蔽阳光,防止尸体受到日光照射而腐败,所以这里说“素翣”。郊外、甸地,指丧葬仪式举行的地点。“移”就是移动的意思。这一句的意思是王太后的灵车已经移动到郊甸,也就是到了丧葬仪式举行的地方。
第二句“孤城寝殿开”,描述了王太后的灵柩停放在宫中的情景。“寝殿”指的是宫殿内供帝后居住的地方。这一句的意思是说王太后的灵柩停放在皇宫中的寝殿里。
第三句“悲看丹旐过”,意思是悲伤地看着红色的旗帜从眼前经过。“丹旐”指的是红色旗帜,因为红色的旗子上画有鸟形图案,所以叫做红旌,又因古代丧葬时用红色旗帜,所以又叫“丹旐”。这一句的意思是悲伤地看着红色的旗帜从面前经过。
第四句“泣送宝衣来”,意思是哭着送出了宝衣来。宝衣指的是皇帝或皇后穿的衣服。这一句的意思是哭着送走了宝衣。
第五句“执绋千官拥”,意思是握着丧杖的官员们围绕着灵车。“绋”指的是丧杖,用来扶持死者灵柩的一种长木棍,这里指的就是丧杖。“千官”指的是许多官员。“拥”在这里是围绕的意思。这一句的意思是握着丧杖的官员们围绕着灵车。
第六句“随车万姓哀”,意思是跟随着灵车的百姓们都在悲哀。“万姓”指的是所有的百姓。“哀”是悲哀、伤心的意思。这一句的意思是跟随着灵车的百姓们都在悲哀。
最后两句“小臣垂涕日,作诔愧非才”,意思是我作为一个小臣,一天天都在流泪,却无法为死者作一篇合适的墓志铭来悼念她。“小臣”指的是地位低微的臣子,这里泛指普通的人。“垂涕”是流泪的意思。这一句的意思是我作为一个小臣,一天天都在流泪,却无法为死者作一篇合适的墓志铭来悼念她。“惭非才”是说自己没有才能,愧对死者,不能为她作好祭文悼念她。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我作为一个小臣,一天天都在流泪,却无法为死者作一篇合适的墓志铭来悼念她,自己感到惭愧,觉得自己没有这个才能。
【翻译】
白色的丧车正在缓缓行驶到郊外去参加葬礼,孤零零的宫城正对着寝殿的大门打开。
看着红色的旗帜从眼前经过心里十分悲痛,哭着送走了那件宝衣。
拿着丧杖的官员们围绕着灵车,跟随着车的人们个个都心哀伤。
作为一个小臣,一天天都在流泪,却觉得自己没有才能,为死者作篇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