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花贮瓶中

野岸维扁舟,暖风绽榴火。
童子涤花瓷,贮此珊瑚朵。
忆我山亭边,繁英正旖旎。
叶裹青虫翻,枝立黄莺妥。
可惜照眼姿,空落园丁锁。
红雨没层阶,锦茵栖蜾蠃。
朱夏渺轻掷,登舟计殊左。
会当白露下,龋齿餐秋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榴花贮瓶中》是清代诗人张英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具体内容和背景:

  1. 诗歌原文
    野岸维扁舟,暖风绽榴火。
    童子涤花瓷,贮此珊瑚朵。
    忆我山亭边,繁英正旖旎。
    叶裹青虫翻,枝立黄莺妥。
    可惜照眼姿,空落园丁锁。
    红雨没层阶,锦茵栖蜾蠃。
    朱夏渺轻掷,登舟计殊左。
    会当白露下,龋齿餐秋果。

  2. 作者简介
    《榴花贮瓶中》的作者是张英,字敦复,江南桐城(今安徽榈城)人。他是一位清朝大臣,康熙时期的进士,曾担任工部尚书等重要职务。其诗作以典雅著称,且在文学上有所造诣。

  3. 诗歌赏析

  •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榴花的美丽与哀愁,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 诗中的“暖风绽榴火”形象地表现了榴花绽放时的热烈氛围,而“童子涤花瓷,贮此珊瑚朵”则透露出诗人对这一美丽景象的珍视和收藏之情。
  • “忆我山亭边,繁英正旖旎”抒发了诗人对家乡自然美景的留恋。
  • 诗末两句“可惜照眼姿,空落园丁锁”反映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因被忽视而最终消逝的无奈。
  1. 文化影响
    《榴花贮瓶中》不仅体现了张英对自然美的感受力和表现力,也反映了清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诗中的意境、用词和情感表达都展现了清代诗歌的典型特征,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

《榴花贮瓶中》作为一首典型的清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能更好地理解清代诗歌的风格特点,也能从中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