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柳行

前人遗我松湖田,倚山瞰壑松湖边。
中有湖水绕田脚,春生秋涨清且涟。
我今筑堤带山麓,欲令潴水如长川。
细浪回波二三里,平分半种红白莲。
其馀空明若澄镜,菰蒲数点涵朝烟。
先教夹岸种杨柳,柔条嫩绿阴相连。
上有百啭黄鹂鸣,下有双飞白鹭眠。
蚤春凝翠山雨重,入夏弄影凉风偏。
丹枫乌桕相间杂,秋深照水如花妍。
更种垂杨三五株,舞风拂地枝纤纤。
问予胡不种松柏,松柏成阴三十年。
圃翁年已四十强,霜生颊下华生颠。
及时种柳满千树,眼看计日参青天。
富贵不愿灵和里,繁华不愿章台前。
但愿柳成拂衣去,年年常系钓鱼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种柳行》是清代诗人张英创作的一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松湖田边筑堤带山麓,想要让湖水如长川般流淌,同时在湖畔种植杨柳,以美化环境并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景。以下是对该诗的介绍:

  1. 作品背景:《种柳行》创作于康熙年间,此时张英作为清朝大臣,担任南书房首中选入,其制诰多出自其手。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文人对于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治国理念和生活态度。
  2. 艺术特色:此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田园画卷。诗中的杨柳、水波、黄鹂等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景象,给人以美的享受。
  3. 文化价值:《种柳行》不仅是文学艺术作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展示了古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以及对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通过这首诗,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视。

《种柳行》不仅因其优美的文辞而受到赞誉,更因其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文化价值而被后人传颂。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对一种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