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子工诗翰,潇洒山阴客。
五字芳如兰,鲍谢踵遥迹。
初读采山篇,清思已奔绎。
中年气益醇,杜韩堪避席。
落笔褚河南,纤秀无拘迫。
拭几焚名香,脩洁懒成癖。
篆𨽻兼众妙,书成自镌石。
洞箫或在手,雅令佐浮白。
道气令人静,好友藉三益。
络秀本明慧,京华共晨夕。
病起俄复颠,才华世人惜。
箧底有遗笺,宝爱如珍璧。
八哀诗 其二 沈刑部应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八哀诗 其二”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组组诗作品,共八首,用以悼念八位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诗歌创作背景:《八哀诗》是一组以现实主义手法记录八个人生平历史的作品。杜甫通过这些诗作,对八位历史上的人物进行了艺术概括,既表现了他们的才华,也反映了他们的命运变迁。在《八哀诗》中,每位被悼者都有其特定的历史事件和文学贡献,这组诗通过杜甫的笔触,展现了他们的个性与时代背景。
诗歌主题与风格:在《八哀诗》中,胡应麟曾评论说“吐唾手拾巍第”,意为这些人物虽已去世,但他们的才华和成就却依然如日中天,令人叹为观止。杜甫通过诗歌传达了一种对逝去英贤深切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社会的感慨。
诗歌的艺术价值:杜甫的《八哀诗》在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们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英雄人物的一种礼赞,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深刻反思。每一篇诗作都充满了对逝者的尊敬和对生者的警醒,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深邃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
《八哀诗 其二》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更是杜甫对于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诠释。在今天,虽然时代已经改变,但人们仍然可以从中汲取到对人性、对社会、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