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石林临流濯足图

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壮哉左太冲,斯语空千秋。
家山曰龙眠,近郭偏能幽。
灵岩叠苍翠,众壑烟光浮。
悬瀑似飞雪,落向千峰头。
溪中石齿齿,太古苔痕留。
灌木垂清阴,水鸟衔文鯈。
我欲濯缨往,拍手呼浮丘。
东华万斛尘,恐为山灵羞。
石林作此画,雅与予意谋。
矫首睇云鸿,浩气凌沧洲。
雪肤映寒泉,本是仙人俦。
素琴横草间,弹罢行复讴。
怀抱极寥廓,天地皆浮沤。
何况我与君,身世如蜉蝣。
栖栖竟何益,扰扰将焉求。
披图各无语,对此销繁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石林临流濯足图》是清代诗人张英创作的一首古诗。张英的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下面将从多个角度对这首诗进行介绍:

  1. 作者背景与创作动机: 张英生活在清朝乾隆年间,这一时期的中国文人普遍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强调“文以载道”,即诗歌要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道德理想。张英作为一位诗人,其创作往往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和社会责任感。他通过描写壮丽的自然景色来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情感,传达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

  2. 诗中的意象与象征: 在《题石林临流濯足图》中,“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这两句展现了诗人站在高山之巅,俯瞰脚下蜿蜒流水的景象。这种景象不仅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雄伟与壮美,同时也象征着人生的境遇与挑战。诗人借此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束缚、追求高远理想的情怀。

  3. 诗的艺术手法与风格: 张英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技巧和生动的描述,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幽美的山景之中。例如,“灵岩叠苍翠,众壑烟光浮”等句子,通过对色彩和光影的精细描绘,增强了画面感和立体感。同时,“我欲濯缨往,拍手呼浮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激情与向往,体现了古代士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题石林临流濯足图》不仅是一首反映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深层次地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个体的精神追求以及社会责任感。张英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爱好古典文学的读者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了解和欣赏中国古典诗歌之美的重要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