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林书屋图

种蕉盈数亩,碧色亦何深。
书屋三两间,结构当空林。
云影无朝暮,澹荡成秋阴。
微雨易为响,时向书床侵。
尘氛不可到,凉风披素襟。
空翠满四壁,茶烟乍浮沉。
此境邈难即,画里犹堪寻。
吾师退食时,高斋横古今。
数幅蕉林图,常伴朱弦琴。
布置随笔墨,取意皆萧森。
短歌或长句,磊落存古今。
披图顿寥廓,俨若空山岑。
焉知拥书者,独抱苍生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蕉林书屋图》是清朝诗人张英创作的一首诗。该诗描绘了清代梁清标建造的蕉林书屋的宁静景象,体现了文人雅士在书海画卷中享受生活乐趣的情景。下面是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张英(1637—1708),字敦复,江南桐城(今安徽榈城)人。康熙进士,官至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其文学成就显著,尤以诗歌见长。
  2. 诗作原文:种蕉盈数亩,碧色亦何深。书屋三两间,结构当空林。云影无朝暮,澹荡成秋阴。微雨易为响,时向书床侵。尘氛不可到,凉风披素襟。空翠满四壁,茶烟乍浮沈。此境邈难即,画里犹堪寻。吾师退食时,高斋横古今。数幅蕉林图,常伴朱弦琴。布置随笔墨,取意皆萧森。短歌或长句,磊落存古今。披图顿寥廓,俨若空山岑。焉知拥书者,独抱苍生心。
  3. 诗作赏析:《蕉林书屋图》不仅展现了蕉林书屋的自然景观和建筑特色,还通过描绘梁清标的读书生活,展现了文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的“书屋”不仅仅是一个居住的空间,更是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场所,是梁清标追求知识和精神世界的地方。诗中提到的“朱弦琴”,象征着音乐与艺术,反映了梁清标在读书之余,也喜欢欣赏音乐,追求精神的愉悦和文化修养。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对蕉林书屋的描写,传达出对知识、文化和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蕉林书屋图》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和建筑特色的诗作,更是一首充满文化内涵和情感寄托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赏析,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思想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