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有微尚,深情在丘壑。
山水犹陈迹,草木亦荣落。
不若笔墨间,等闲写寥廓。
奇峰自奔会,嘉树忽联络。
天地脱腕下,五岳等糟粕。
展幅即深山,卷之复高阁。
斑管作筇杖,无离亦无着。
寄语书泉人,此中有真乐。
赠敬亭钟予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敬亭钟予夔》是清代诗人张英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张英(1637—1708),清朝大臣,字敦复,江南桐城(今安徽榈城)人。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还是康熙时期的进士,历任多个重要职位,包括工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等。《赠敬亭钟予夔》的创作背景反映了他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对自然、历史的深刻感悟。
诗中通过“伊人有微尚,深情在丘壑”开篇,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的自然风景画卷,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随后,“山水犹陈迹,草木亦荣落”两句,则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这种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张英的审美情趣,也体现了他对生命哲理的深刻领悟。
诗的后半部分,“不若笔墨间,等闲写寥廓”表达了诗人对于文人墨客生活状态的理解和赞美。他认为,真正的快乐并非来自于世俗的追求,而是源自于内心的平静与超脱。而“奇峰自奔会,嘉树忽联络”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的灵动与和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生命力的敬畏与赞叹。
诗的最后一句“天地脱腕下,五岳等糟粕”,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物平等、超越的态度。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儒家思想的理解,即天地万物皆为一体,应当相互尊重、和谐共生。
《赠敬亭钟予夔》不仅仅是一首诗作,更是一幅展现诗人内心世界和哲学思考的画卷。它的创作背景、内容以及所蕴含的深层意义,都值得读者深入探索和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