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有微尚,深情在丘壑。
山水犹陈迹,草木亦荣落。
不若笔墨间,等闲写寥廓。
奇峰自奔会,嘉树忽联络。
天地脱腕下,五岳等糟粕。
展幅即深山,卷之复高阁。
斑管作筇杖,无离亦无着。
寄语书泉人,此中有真乐。
【注释】
伊:指敬亭山,敬亭山是安徽宣城市宣州区南部的一座名山。微尚:微小的崇尚。丘壑:山丘水沟。陈迹:遗留的痕迹。等闲:随便。奇峰:险峻的山峰。奔会:奔流汇聚。嘉树:美好的树木。脱腕:摆脱束缚。五岳:中国的五座名山,指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糟粕:渣滓。筇杖:一种用竹做的手杖。寄语:托付话语。书泉人:书信上的署名,指你。真乐:真正的快乐。
【译文】
伊山的美景值得赞美,它那深深的情感藏在幽深的山间。
山山水水仿佛在诉说着往日的故事,草木也似乎在经历荣枯的变化。
不如在笔墨之间随意地描绘出它的宏伟壮丽,这要比简单的写景要深刻多了。
奇峰自成一脉,就像江河中的支流汇成大海一样,而那些美好的树木则相互连接着。
天地之间似乎被作者的手笔所解脱,那些著名的山岳都变得如此微不足道。
展开画卷就仿佛置身于深山之中,卷起来又好像回到了高高的阁楼之上。
斑竹制成的笔杆好似一根筇竹杖,没有离开也没有附着。
我在这里向你倾诉我的心意,这里充满了真正的快乐与喜悦。
【赏析】
《赠敬亭钟予夔》是一首题画诗,诗人以画家的眼光和感受来描写敬亭山,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诗人通过对敬亭山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全诗分为四段:
第一段(首二句),诗人开篇便点明“伊人”,即敬亭山。诗人称赞敬亭山的美好之处,强调其“微尚”、“深情”在“丘壑”。这里的“微尚”是指山的美不在外表而在其内涵,“深情”则是指山的情感丰富、深沉。
第二段(三、四句),诗人描绘山中的景象,将山水比作陈迹,草木比作荣落。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使自然景物仿佛有了生命,更加生动有趣。
第三段(五、六句),诗人进一步描绘山中景色,通过比喻的方式将奇峰比作奔流汇聚的江河,将嘉树比作相互连接的纽带。这一部分的描绘使得画面更加生动,仿佛读者能够感受到那奔腾的江水和繁茂的树木。
第四段(七、八句),诗人再次强调了山水之间的联系。他认为天地之间仿佛被作者的手笔所解脱,那些著名的山岳都变得如此微不足道。这一部分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独特理解和感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富有诗意和意境。
最后一段(九、十句),诗人展开画卷,如同置身于深山之中。他卷起画卷又回到了高高的阁楼之上,仿佛在欣赏一场盛大的山水画展。这一部分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让人感受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无限敬畏和赞叹。
整首诗以画家的眼光和感受来描写敬亭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和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和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