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云日将夕,客子渡钱塘。
舟人警暮潮,倚棹催行装。
篷窗一叶舟,荡漾河中央。
匹练海外来,如雪复如霜。
殷雷震层云,巨石崩崇冈。
天地方肃杀,群舟皆徬徨。
远在千里外,指顾犹微茫。
转睫类飞电,玉山何琅琅。
东望连山阴,北眺接馀杭。
惊涛转地轴,白虹贯天长。
客子遘奇观,睇视恣徜徉。
对面高百尺,几欲吞吾航。
舟子迎潮立,捩柁随飞翔。
奔流四五里,怒马收危缰。
小舟如覆轮,逆浪尽溅裳。
我非弄潮儿,胡不戒垂堂。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渡钱塘遇潮》。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晚云日将夕,客子渡钱塘。
晚云日将夕,意味着夕阳西下,天色渐暗。客子渡钱塘,指的是诗人在钱塘江边渡过了一天。
舟人警暮潮,倚棹催行装。
舟人(船夫)警觉地警告着傍晚潮水即将来临,催促乘客准备好行装。
篷窗一叶舟,荡漾河中央。
篷窗,即船篷窗口,一叶舟指的是小舟。小舟在河中央荡漾,给人一种静谧而悠扬的感觉。
匹练海外来,如雪复如霜。
匹练,形容波浪像一匹白色的绸缎一样飘荡。海外来,意味着从远方而来。如雪复如霜,形象地描绘了浪花的美丽景象。
殷雷震层云,巨石崩崇冈。
殷雷震动着层层云朵,巨石突然崩塌在高耸的山岗上。这里的“殷雷”和“巨石崩崇冈”都是形容大自然的力量和壮观。
天地方肃杀,群舟皆徬徨。
天空和大地都显得肃杀而寒冷,所有的船只都在彷徨不定,不知所措。这里的“彷徨”形容了人们面对自然力量时的无助和迷茫。
远在千里外,指顾犹微茫。
虽然已经远离家乡数千里,但回头望去,依然模糊不清,无法辨认。这里的“远在千里外”表现了距离的遥远和思念的深沉。
转睫类飞电,玉山何琅琅。
眨眼间如同闪电般迅速,连巍峨的玉山也显得格外耀眼。这里的“玉山何琅琅”形象地描绘了山峰的雄伟壮丽。
东望连山阴,北眺接馀杭。
向东望去可以看到连绵的山阴,向北眺望可以连接到余杭。这里的“连山阴”和“馀杭”都是地名,分别代表着东方和北方的美景。
惊涛转地轴,白虹贯天长。
惊涛骇浪如同扭转地球轴心一样猛烈,一道白虹贯穿天际,展现出大自然的壮美景象。这里的“惊涛转地轴”和“白虹贯天长”都是形容海浪的壮观和力量。
客子遘奇观,睇视恣徜徉。
我有幸目睹了这奇异的景象,尽情享受着眼前的美景。这里的“客子”和“遘奇观”都是表示作者的身份和感受。
对面高百尺,几欲吞吾航。
对面的山峰高达百尺,似乎要吞噬我的船只。这里的“高百尺”和“几欲吞吾航”都是形容山峰的险峻和威胁。
舟子迎潮立,捩柁随飞翔。
船夫迎接着潮水到来站立,随着潮水的涌动调整舵柄。这里的“迎潮立”和“捩舵随飞翔”都是形容船夫与潮水的互动和配合。
奔流四五里,怒马收危缰。
奔流的河水冲刷着四五里的路程,骏马急速奔跑收回缰绳。这里的“奔流四五里”和“怒马收危缰”都是形容河流的奔腾和马儿的奔腾速度。
小舟如覆轮,逆浪尽溅裳。
小船如同翻覆的车轮一样颠簸,逆流的波浪把衣服全都溅湿了。这里的“覆轮”和“溅裳”都是形容小船在波浪中的不稳定状态和小舟给人们带来的影响。
我非弄潮儿,胡不戒垂堂。
我不是弄潮儿,为何不警惕地提醒那些想要靠近危险的人?这里的“弄潮儿”和“戒垂堂”都是比喻和警示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