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阿城闸

忆我泛舟时,积雪西山白。
行行重行行,柳花飘绮陌。
东阿山下流,微波不盈尺。
苦吟坐篷窗,欲渡无羽翮。
嗟此一勺水,涓涓非大泽。
湖水南北流,启闭类潮汐。
藉以通漕艘,讵宜思归客。
最是争渡时,风起日将夕。
石梁一苇间,樯橹森如戟。
操舟上青天,指顾惊人魄。
电击复雷轰,挝鼓迎河伯。
对岸人语声,咫尺飞涛隔。
百夫挽一舟,始渡沙间碛。
出门多辛苦,况复此行役。
故国三千里,南望江云碧。
安得片帆轻,春风从所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渡阿城闸》是清代诗人张英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特定环境下的情感体验和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张英,清朝大臣,字敦复,江南桐城人。康熙年间进士,历任工部尚书、翰林院学士等职,曾参与《国史》《一统志》等大型文献编纂。
  1. 诗歌原文
  • “忆我泛舟时,积雪西山白。行行重行行,柳花飘绮陌。”这些诗句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出了诗人对往昔泛舟经历的回忆,以及对西山积雪的美景的赞叹。
  • “东阿山下流,微波不盈尺。”描述了诗人所处地理位置及其周围的水域特征,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水乡画面。
  • “苦吟坐篷窗,欲渡无羽翮。”表达了诗人在写作或沉思时的心境,以及由于缺乏必要的工具而感到的无助。
  • “嗟此一勺水,涓涓非大泽。”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细微之处的观察与感悟,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渺小与无常。
  • “湖水南北流,启闭类潮汐。”通过对湖泊流动特性的描述,诗人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动态美和不可预测性。
  • “借以通漕艘,讵宜思归客。”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水利的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人生归宿的思考。
  • “最是争渡时,风起日将夕。”这句诗捕捉了关键时刻的气氛,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以及在这种背景下诗人的情感变化。
  • “石梁一苇间,樯橹森如戟。”通过对桥梁和小船上武器的描述,诗人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也表达了一种紧张或对抗的氛围。
  1. 诗歌鉴赏
  • 张英的《渡阿城闸》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内涵,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感捕捉能力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
  •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不仅传达了自己的情感,还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反思,体现了其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张英的《渡阿城闸》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更是一首蕴含丰富哲理和美学价值的艺术品。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既美丽又复杂的自然世界,同时也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