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八日蒙赐观圣制诗集恭纪五言十六韵

圣藻盈缃帙,高吟碧殿清。
端居因感物,几暇偶怡情。
字掩三辰丽,词探六义精。
含毫当紫闼,结念在苍生。
瑞雪歌银瓮,华星咏玉衡。
艰难怜荷锸,辛苦忆从征。
句每临轩得,篇多驻辇成。
烟霞邀盼赏,岩壑记巡行。
气溢河山壮,思翻海岳平。
规模凌雅颂,律吕协韶韺。
宝树千寻直,珠光万斛倾。
幸容依黼席,窃许听金声。
日映丹霄近,奎悬碧汉明。
赐观恩数重,捧读寸心惊。
仙露臣同渥,卿云帝载赓。
愿偕芸阁侣,常纪柏梁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八月十八日蒙赐观圣制诗集恭纪五言十六韵》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八月十八日受到皇帝赐观圣制诗集,并且用恭纪的方式记录下这一份荣誉和喜悦的心情。

原文如下:

八月十八日蒙赐观圣制诗集恭纪五言十六韵

八月十八日,蒙赐观圣制诗集。
恭纪五言十六韵,献纳圣明朝。

译文如下:

在八月十八日,我有幸观赏到陛下赐予的圣制诗集。
我恭敬地用五言十六韵来记录下这次观书的盛事,并将它献给朝廷。

岑参(715—770),字安石,南阳郡鲁山县人,唐朝中期著名的边塞诗人。他的诗作大多表现了对边陲将士们艰苦生活的同情,并表现出他们的爱国之情。他善于利用七言古体来描绘边疆风光、军旅生活以及戍卒的心声。他的诗歌以慷慨悲壮和清新雄健的风格著称。

“八月十八日”指的是唐代的一个节日——七夕节,这一天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而“圣制诗集”则是皇帝赐予的作品。“恭纪五言十六韵”意味着诗人用庄重的态度记录下这次观书的经历,而“献纳圣明朝”则是指他将这份作品献给朝廷,表达对国家的忠诚。整首诗充满了对皇帝的敬仰和对国家的贡献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