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暮移兰出短楹,为承沆瀣露华清。
香消宝鸭鸡初唱,愁听芭蕉叶上声。
夜起移兰入檐下避雨二首 其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夜起移兰入檐下避雨二首 其一》是清代诗人张英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张英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通过描绘夜晚兰花被移到檐下避雨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珍惜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
张英(1650—1725),字端甫,号乐圃,清朝著名学者、文学家。他的文学作品以典雅著称,尤其擅长诗词歌赋,作品风格清丽脱俗,深受当时文人士大夫的喜爱。张英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怀,他善于运用自然意象抒发个人情感,使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在《夜起移兰入檐下避雨二首 其一》中,张英以简洁而富有韵味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中的“夜起移兰入檐下避雨”描绘了诗人在深夜因担心风雨损害兰花而将其搬到屋檐下的场景。这样的细节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植物的细致关怀,也反映了他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张英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他反对盲目破坏自然,主张人类应当尊重并保护自然环境。这种思想体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和责任感。在今天看来,张英的这种观念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提醒人们在享受自然恩赐的同时,也要承担保护环境的责任。
《夜起移兰入檐下避雨二首 其一》不仅是一首表现自然美的诗歌,更是一份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诗歌的特色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可以从中汲取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