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季咏史十三首 其六

雕镂嘻戏擅嘉皇,妇寺相连说赵张。
北寺狱成倾俊乂,西园例在鬻冠裳。
清流白马空朝右,墨绶青衫去庙廊。
郭泰当时忧殄瘁,汉家十叶已沦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明季咏史十三首 其六》是一首清代诗人张笃庆创作的诗歌。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文学特色:

  1. 主题内容
  • 此诗以讽刺的口吻,揭露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病,特别是对于宦官和权贵的批判尤为尖锐。诗中通过对北寺狱(北寺监狱)、西园(宫廷禁地)等场所的描述,暗示了政治黑暗和官场腐败的局面。
  • 诗中还涉及了清流与墨绶、青衫与庙廊等对比,反映了士人阶层在政治斗争中的无力感及其命运的悲哀。通过描绘士人在政治风波中的处境,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士人群体的同情和关怀。
  1. 艺术手法
  • 运用了象征和隐喻的手法,如“雕镂嘻戏擅嘉皇”中的“雕镂”象征着权力的奢华和腐败,而“嘻戏”则传达出一种讽刺和不满的情感。此外,“妇寺相连说赵张”中的“妇寺”暗指宦官势力,通过这样的比喻,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当权者的批评。
  • 语言风格上,此诗采用了简洁有力的措辞来表达深刻的思想,体现了古诗的精炼美。例如,“郭泰当时忧殄瘁,汉家十叶已沦亡”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历史的沧桑之感,也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民族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1. 文化背景
  • 《明季咏史十三首》是一系列诗歌的总称,涵盖了对明代末年社会各个方面的评论。这些作品通常被视为文人对于国家衰败和社会动荡的一种反应,也是他们个人抱负和理想未能实现时的无奈与愤慨的表现。
  • 张笃庆作为清朝初期的著名文人,其作品常常体现出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精神面貌。通过对《明季咏史十三首》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特征,从而更好地把握历史的脉络和文化的演进。

《明季咏史十三首 其六》不仅作为一首文学作品本身具有丰富的艺术价值,其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意义同样值得深入探讨和学习。通过对这首诗及其背后历史背景的学习和分析,能够更全面地理解清代文人对于时代变迁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望,以及他们如何通过文学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