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昌黎上宰相书

文章起八代,昌黎擅名誉。
观其文集中,屡上宰相书。
汲汲求自试,皇皇无安居。
如此大才人,竟为饥所驱。
可见盲宰相,眼中皆无珠。
或嫌其自荐,毋乃毛遂如。
岂知文公心,胞与同寰区。
忧世复忧民,才略胸中储。
后人无其实,慎勿袭其虚。
摇尾而乞怜,此谓贱丈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韩昌黎上宰相书》并非文学作品,而是一篇古代的奏章。《韩昌黎上宰相书》是唐代诗人、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作品。这篇文章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时政的关切以及对自身才能的渴望和无奈。

韩愈在文中表达了自己对政治理想的追求,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做出贡献。然而,现实的残酷让他感到无助和困惑,有时甚至觉得自己像毛遂一样,虽然有才华但不被赏识。这种情感反映了他作为一个有抱负的文人在当时社会中的真实状态。

文章还涉及到了当时的政治环境。韩愈在文集中多次上书给宰相,表达自己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建议。他的这种行动显示出他对国家的责任感和对未来的期待。然而,他也批评了一些盲从的宰相,认为他们没有识别人才的眼光,这也反映了他对当时官场的一些看法。

《韩昌黎上宰相书》不仅是韩愈个人才华与命运的写照,也是唐代乃至整个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文化背景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和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的历史和文化,以及文人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