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同年华子才内翰

昔日鹅湖我旧游,杜陵广厦最清幽。
一从听鼓长安道,不断思君明月秋。
卧病相如仍健饭,依人王粲尚登楼。
他年鸿爪重重印,访戴还乘雪夜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同年华子才内翰》是清代诗人张洵佳的一首著名作品。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优美的艺术形式,展现了作者对友人深深的怀念之情和对友情的珍视。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张洵佳,字少泉,又字瑞生,出生于同治癸酉年,是位优贡出身的历史人物。他在河南上蔡担任过知事,后来调任为直隶州知州,并且著有《爱吾庐诗钞》。他的性格朴实无华且谦逊谨慎,严于律己,善于交友,深受乡里后进的敬仰。

  2. 诗歌原文:昔日鹅湖我旧游,杜陵广厦最清幽。一从听鼓长安道,不断思君明月秋。卧病相如仍健饭,依人王粲尚登楼。他年鸿爪重重印,访戴还乘雪夜舟。

  3. 诗句解析

  • “昔日鹅湖我旧游”:此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曾经一起在鹅湖游玩的美好记忆和深厚的情谊。
  • “杜陵广厦最清幽”:描绘了当时友人居所的环境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对友人住所的怀念。
  • “一从听鼓长安道”:指诗人离开家乡,前往长安(今西安)的道路,表达了他对故土的思念。
  • “不断思君明月秋”:这句反映了诗人每逢中秋佳节,便不由自主地想起远方的朋友,体现了两人深厚的友情。
  • “卧病相如仍健饭”:描述了诗人在病中依然坚持吃饭的情景,体现了他的坚韧和对朋友的关心。
  • “依人王粲尚登楼”:王粲是东汉时期的文学家,这里比喻诗人虽然身体欠佳但依然保持文人雅兴,与友人共赏明月。
  1. 主题表达:全诗通过对友人生活环境的描写、分别后的生活状态以及情感的流露,展示了诗人对于过去共同经历的深刻记忆以及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如“明月”、“鸿爪”等,都富有象征意义,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而深刻。

  2.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中所传达的深厚友谊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 寓意深远:通过对友人生活状态的描述,反映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领悟,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 语言优美:诗中的用词精准而富有画面感,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语言才华。
  1. 历史影响:作为清代的诗歌经典,《寄同年华子才内翰》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为研究中国古典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寄同年华子才内翰》不仅是一首表现深情厚谊的诗歌,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