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啸傲泾归家口占

渔浦晚收罾,遥村烟缕升。
野风千顷稻,疏雨半湖菱。
路转溪交树,桥欹石络藤。
嵩山山下路,来往值枯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自啸傲泾归家口占》是清代张步瀛所作的一首清秀风格的诗歌。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介绍:

  1. 诗人简介:张步瀛,字莲洲,无锡人,是清朝时期的一位文人学者。他通经史、历算,晚年则专心于六书的研究,不满毕沅《释名疏证》,因而作了重笺和求音未竟而终。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色与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秀逸。

  2. 诗歌原文:渔浦晚收罾,遥村烟缕升。野风千顷稻,疏雨半湖菱。路转溪交树,桥欹石络藤。嵩山山下路,来往值枯僧。

  3. 诗歌鉴赏 :张步瀛的《自啸傲泾归家口占》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通过对渔浦、村烟、野风、稻田、湖中菱果、溪边树木、桥梁、藤蔓以及嵩山等景物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诗中运用了“渔浦”、“村烟”等意象,通过这些具体的景物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感受和对大自然的喜爱。同时,诗中的“嵩山山下路,来往值枯僧”一句,不仅增添了诗句的意境,也让人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及其在佛教禅宗思想中的象征意义。整首诗虽然短小,但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自啸傲泾归家口占》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示了清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美学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状态与文化氛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