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潭西寺僧研虑二首 其二

历下多名士,高轩自昔闻。
潭西有精舍,名士亦如云。
愧我难为役,知师本好文。
相逢真不偶,清话到宵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潭西寺僧研虑二首 其二》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潭西寺院的幽静与清远,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下面是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诗句解析:

  1.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 “万壑”指的是无数山谷,“树参天”形容树木高大挺拔。这句诗通过夸张的描写展现了山谷中树木的壮观景象。
  • “千山”则指连绵不断的山脉,“响杜鹃”则是指山间回荡着杜鹃鸟的叫声,增添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
  1.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 这句诗描述了一个人独自坐在幽静竹林中,一边弹琴一边长啸的情景。这种宁静而高雅的独处方式体现了作者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
  • “独坐”说明没有其他人陪伴,只有自己沉浸在这个环境中;“幽篁”(即幽深的竹林)则营造出一种静谧祥和的气氛。
  1.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 这句诗通过“相望”表达了与友人相见的愿望,但最终却无法实现(可能是因为距离遥远或时间紧迫)。
  • “心随雁飞灭”则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失落感,仿佛自己的心意随着飞翔的大雁一同消逝,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悲凉的情感。
  1. “欲作不可得,东南有一丘。”
  • 这句话透露出作者对于理想的执着和追求,但同时他也意识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并暗示了自己只能接受现实。
  • “东南有一丘”意味着东南方向有一个小丘,可能是作者心中的一个象征性目标,但目前看来难以实现。

整体分析: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通过对山水、竹林等元素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哲学观念。诗中的“独坐”、“弹琴”、“长啸”等场景,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性和情感状态,也反映了他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