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 咏雪

旋扑珠廉过粉墙。萧萧窗外响、绕兰房。
银铺满地玉为堂。楼上望、闲立画阑旁。
风急舞偏忙。故穿庭树上、试口妆。
晚来飞絮更颠狂。寒逾重、轻片湿衣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小重山·咏雪》并非岳飞所作,而是南宋抗金将领李清照的词作。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雪夜静思中的心境变化。上阕写深夜梦回时的凄凉氛围以及对远方故土的深深思念,下阕则表达了因报国无门而深感孤寂和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李清照的《小重山·咏雪》是一首典型的宋词作品,通过对雪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词人的内心世界。词中不仅体现了词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的审美情趣和哲理思考。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在南宋时期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的背景下。这一时期,国家面临着外敌的威胁和内部的纷争,许多有志之士都感到自己的抱负难以实现。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李清照通过《小重山·咏雪》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慨。

从艺术角度来看,这首词采用了传统的宋词格律,结构严谨,语言优美。词中的用典、比兴等修辞手法运用得当,既增强了词的表现力,又使得作品富有深意。特别是词中的“昨夜寒蛩不住鸣”一句,以动衬静,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氛围,为下文的抒情做铺垫。

词中通过对自然界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词人的情感变化。首句以寒蛩之声和月光之暗,营造出一种孤独和冷清的氛围,这与词人心中的寂寞和无奈情感相呼应。词人通过对梦境的描绘,表达了对故土中原的深切思念和对个人功名未遂的遗憾。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看,李清照作为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其作品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世界,还折射出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这首《小重山·咏雪》作为其代表作之一,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宋代文化精神的一种体现。

《小重山·咏雪》是李清照借雪夜之景所表达的深沉情感和复杂心境的真实记录。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词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这首词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宋代女性作家及其作品的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