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过惠应寺 其一

来寻招隐地,野趣足盘桓。
怪石支茶臼,幽藤补药栏。
清秋林响静,长昼葛衫寒。
木识浮生理,皈依问懒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重过惠应寺 其一”是宋代诗人张度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还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简洁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张度,一位生活在宋朝的诗人,以其深邃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被后世所铭记。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通过对山水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俗、返璞归真的生活理念。《重过惠应寺·其一》正是这样一首作品。诗人通过寻访招隐之地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闲适生活的追求。

从诗歌内容来看,《重过惠应寺·其一》描写了诗人在秋季的某个清晨来到惠应寺,感受到山林中一片清幽寂静。诗中提到“怪石支茶臼,幽藤补药栏”,描绘了一种质朴而又不失雅致的景致。诗人在此地盘桓,享受着野趣所带来的宁静与自在,这种体验使他产生了深刻的感受和思考。他写道:“木识浮生理,皈依问懒残。”这里的“木识”可以理解为树木本身,而“浮生理”则是指世间万物都在自然的规律之中,不必太过执着于世俗的功名利禄。通过这样的表述,张度传达了一种淡泊明志、顺应自然的人生态度。

张度的《重过惠应寺·其一》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对自然美景欣赏的诗篇,更是一部蕴含深刻哲学思考的作品。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领略到宋朝文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取向,理解他们在纷扰世事中寻求心灵安宁的渴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