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梧谣 其一 夜雨书怀二首

眠。
何处秋声到枕边。
芭蕉雨,点滴画栏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苍梧谣·其一·夜雨书怀二首》是清代诗人张友书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写夜晚的雨声、芭蕉滴答的画面和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在夜雨中对生活的感慨和情感的抒发。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张友书,字仲实,号南园老人,清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被后人誉为“南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1. 诗歌原文
    眠。何处秋声到枕边。芭蕉雨,点滴画栏前。
    愁。底事依人不去休。难抛却,心上与眉头。
    夜雨霁难休,沟塍复乱蛙。轻寒侵病骨,馀响答空阶。
    杜子嗟沾湿,庄生失北鱼。

  2. 诗歌注释

  • “眠”指诗人因夜雨而感到睡意沉沉。
  • “芭蕉雨”描绘了一幅雨打芭蕉的画面。
  • “何处秋声到枕边”表达了诗人对于秋天声音的感受,可能是蟋蟀或落叶的声音传入耳中。
  • “愁”表示诗人内心的忧愁和不安。
  • “难抛却,心上与眉头”反映了诗人难以摆脱心中的忧愁。
  • “夜雨霁难休”意味着夜雨久久不晴,给诗人带来了持续的困扰。
  • “沟塍复乱蛙”描述了青蛙在田间小路上鸣叫的情景,增加了夜雨的氛围感。
  • “轻寒侵病骨,馀响答空阶”传达了诗人因冷而生病,只能听到雨的声音回荡在空旷的台阶上。
  • “杜子嗟沾湿,庄生失北鱼”用典,杜子指的是杜甫,庄生指的是庄子,他们可能因为天气变化或个人遭遇而感到悲伤。
  1. 诗歌赏析
  •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雨中的孤独和忧愁。
  • 诗中的芭蕉雨和夜雨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凄美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安静而又忧郁的场景中。
  • 通过对秋声、夜雨等元素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受。
  • 诗歌的结构紧凑,语言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苍梧谣·其一·夜雨书怀二首》不仅是一首抒情诗,也是一首具有深刻哲理的文学作品。它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生活感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