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子才过雨,枣林犹未霜。
密叶障青葆,繁枝缀金珰。
词客馋涎待解,淡著酒色鹅黄。
记曾万里桥旁。
花时对红妆。
似蜜甜更好,胜雪冷微香。
蜀都赋了,相如消渴应忘。
正东溪游遍,南轩静敞,玉人莫惜纤指凉。
红林檎近 枇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红林檎近·枇杷》是清代朱孝臧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里花鸟和谐相处的画面,不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也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古典诗词形式的精湛掌握。以下是关于《红林檎近·枇杷》的相关介绍:
作者背景:朱孝臧(1857—1931年),字古微,号沤尹,浙江归安人,清代著名词人。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学者,也是一位艺术上的多面手,在词、文、诗等方面都有涉猎和贡献。
作品内容:在词作《红林檎近·枇杷》中,朱孝臧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来表达他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自然的崇敬。例如,通过“素手荐新雨,霏香乱瑛槃”等句子,展现了春天雨水带来的清新和芬芳,以及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同时,通过对枇杷树的描绘,如“缀蜡书未达,缄别味馀酸”等句,传达了词人在与自然界亲密接触中的愉悦心情。
文化价值:《红林檎近·枇杷》不仅是朱孝臧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清代文人雅集文化的一个缩影。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反映出清代中后期文人对于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追求。通过词作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的生活风貌和文化氛围,对研究清代文学及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朱孝臧的《红林檎近·枇杷》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文化底蕴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美的独到感悟,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