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山恒,其水滹,其浸涞,其薮昭余祁,会大一统车书,渊岳钟灵皇建极;
鄙夫宽,薄夫敦,顽夫廉,懦夫有立志,卒三千年人物,庙堂观礼士希贤。
畿辅先哲祠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畿辅先哲祠联》并非文学作品,而是一首古诗。该联作者为清代诗人张之洞,全文如下:
其山恒,其水滹,其浸涞,其薮昭余祁,会大一统车书,渊岳钟灵皇建极;鄙夫宽,薄夫敦,顽夫廉,懦夫有立志,卒三千年人物,庙堂观礼士希贤。
该作品的翻译及赏析如下:
- 诗歌原文与翻译:
- 诗中第一句“其山恒”指的是恒山,是中国北方的重要山脉之一。第二句“其水滹”中的滹沱河也是河北省境内重要的河流之一。第三和第四句“其浸涞”和“其薮昭余祁”分别指的是涞水和张家口附近的余浩地区,这些地名体现了地理特征和文化背景。最后一联则表达了对古代圣贤文化的崇敬和对当代人才的赞誉。
- 文化与历史背景:
- 在清朝初期,为了弘扬儒家文化,张之洞等人倡议在天津建立畿辅先哲祠编书处,编纂《大清畿辅先哲传》《大清畿辅书征》等书籍,以记录和传承地方文化。
- 《畿辅先哲祠联》的创作时间约为1916年,是在这个背景下的产物,旨在通过文学形式展示地方文化的丰富性与深厚历史积淀。
- 文学鉴赏:
- 该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还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意义。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出古人对于自然环境的敬畏与赞美。同时,通过对圣贤文化的赞颂,传达出对道德理想社会的向往。此外,作品还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
《畿辅先哲祠联》作为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古诗,不仅仅是对自然风光的描述,更是对历史人物和文化传统的颂扬。它不仅是研究清代文学的重要文献,也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地方文化的一个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