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军尚持重,北军尚剽疾。
湘淮两帜战江表,河北独有名王一。
中原旷荡几千里,铁骑腾蹴一万匹。
神京既奠遂南下,年年征讨无休日。
海东劲卒材昂藏,漠南蕃部性雄强。
目瞋语难孰能驭,指挥赴敌如驱羊。
射雕羽箭二斤重,诈马绳竿九尺长。
正兵螺旋迭进退,奇兵鸟翼相舒张。
不知何者为兵法,但见万马并为一马无能当。
连镇街,冯官屯。
杞县城,金楼村。
白莲池上东撚灭,马山口外西撚奔。
大沽夷船亦夺气,蒙城苗练先亡魂。
大功数十小战不知数,所到惊呼赤面如天神。
诚感悍镇化野性,指授良将成高勋。
残寇狂走趣战迫,强驽穿缟不自惜。
红旗一队称军锋,先向平原洒战血。
尽歼大憝覆鸟巢,甘酬素志归马革。
廿年大帅多如林,车后遗弃粱肉庑下堆黄金。
阿史社尔行军无卧具,沙陀朱耶报国惟赤心。
虮虱满甲几曾浣,刍槁一束时难寻。
艰苦廉朴鉴天地,家家私祭同沾襟。
呜呼!
异姓贤王罗青史,李郭徐常非其比。
不独战功近掩策淩超勇王,合将忠诚远追扩廓奇男子。
五北将歌 科尔沁僧忠亲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五北将歌》是一首反映清朝时期军事征伐的诗歌,它描绘了南军和北军的对比,以及中原地区的广阔和北方军队的剽悍,这首诗以科尔沁僧忠亲王为题材,通过鲜明的形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当时的军事形势和将领风采。
这首诗歌在内容上展示了清朝早期军事力量的对比。诗中提到“南军尚持重,北军尚剽疾”,这反映了南方军队倾向于稳重、谨慎,而北方军队则更加骁勇、直接。这种描述不仅刻画了不同地域军队的性格特点,也预示了战争的激烈程度。诗中还提到了“湘淮两帜战江表,河北独有名王一”,这句话揭示了当时南北对峙的局势,南方和北方各有旗帜在战争中争雄,但只有北方的一个势力特别突出。
诗中的“中原旷荡几千里,铁骑腾蹴一万匹”描绘了中原大地辽阔无垠的景象,以及北方军队如洪水猛兽般席卷而来的情景。这不仅显示了北方军队的强大,也暗示了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冲击。最后,“年年征讨无休日”一句更是凸显了战争的持续和残酷,国家和社会不得不面对这样的挑战。
从艺术表现的角度来看,这首诗歌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生动的比喻。如诗句“射雕羽箭二斤重”,通过具体的重量来比喻武器的沉重,增强了读者对于战斗场景的真实感。此外,诗歌中的对仗和排比结构,如“南军尚持重,北军尚剽疾”与“海东劲卒材昂藏,漠南蕃部性雄强”等,体现了作者高超的文字组织能力,使得整首诗读起来节奏明快,富有韵律感。
《五北将歌》不仅仅是一篇描写战争的史诗,更是一部具有深刻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清朝早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征,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关于勇气、智慧和和平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