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魂快趁天风,琅然飞上三山顶。
何人唤起,鱼龙叫破,一泓杯影。
玉府清虚,琼楼寂历,高寒谁省?
倩浮槎万里,寻侬归路,波声壮侵山枕。
便有成连佳趣;
理瑶丝、写他清冷。
夜长无奈,愁深梦浅,不堪重听。
料得明朝,山头应见,雪昏云醒。
待扶桑净洗,冲融立马,看风帆稳。
水龙吟 夜闻海涛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龙吟·夜闻海涛声》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所创作的一首词作。以下是关于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一、作者介绍
苏轼生平:苏东坡,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生于宋代仁宗景佑四年(1037年),卒于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谥号文忠,世称苏文忠公。苏东坡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均有杰出成就。他不仅在文学上有深厚的造诣,还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曾任翰林学士、礼部尚书等职。
文学成就:苏东坡的文学作品广泛流传,其中以词最为著名。他的词风豪放不羁,善于抒发个人情感和对时事的看法,被誉为“词中之圣”。他的词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婉约柔情的佳作,也有激昂慷慨的长篇巨制,展现了他多方面的文学才华。
二、作品原文
水龙吟·夜闻海涛声
月痕低堕,竹窗横影,清光如水。
夜深风露静,万籁无声,唯闻潮汐近枕边。
梦随潮去,觉来何处?残灯背壁暗残天。
坐听涛声入夜寂,不觉东方已白。
三、作品分析
意境描绘:这首词通过描绘夜晚听到海涛声的场景,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月光下竹窗外的影子映照出一片宁静的景象,而夜晚的风露使得整个环境显得更加静谧。
情感表达:词中的“梦随潮去”暗示了词人对于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认识,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艺术特色:苏东坡的这首词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通过对夜晚景象的细腻描绘,成功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同时,词中的用词也富有诗意,体现了词人的高超艺术修养。
《水龙吟·夜闻海涛声》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与哲理思考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苏东坡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深厚功底,也反映了他在面对生活中的起伏变化时的心境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