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齿角未容兼,独荷生成意已厌。
奉席儿能谢簪绂,扶筇妇尚理齑盐。
含饴孩幼甘同剖,高枕林庐梦亦恬。
惭愧此生论取与,天公伤惠我伤廉。
南归四首 其四
介绍
《南归四首·其四》,是明代文学家李昌祺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南归的祝福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对于友情和乡土的深深怀念。下面将对《南归四首·其四》进行详细介绍:
诗作原文:
由来齿角未容兼,独荷生成意已厌。奉席儿能谢簪绂,扶筇妇尚理羹盐。含饴孩幼甘同剖,高枕林庐梦亦恬。惭愧此生论取与,天公伤惠我伤廉。作者简介:
李昌祺(1376—1452),字维卿,号侨庵、白衣山人、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明代著名文学家,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以清厉刚正、救灾恤贫著称。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脱俗,有《运甓漫稿》等著作传世。诗歌鉴赏:
该诗通过描绘一幅和谐家庭生活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南归生活的美好祝愿。首句“由来齿角未容兼”表达了岁月流转,人的年纪增长却未能达到理想的境界;“独荷生成意已厌”则透露出诗人在经历世事变迁后,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接下来的诗句中,“奉席儿能谢簪绂”,意味着孩子们能够继承家业,不再为官位奔波;“扶筇妇尚理羹盐”,则表现了妻子在家操持家务,和睦相处的景象。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平凡生活的珍视以及对亲友团聚的欣慰之情。诗歌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李昌祺南归后的某个时刻,可能是在告别旧地时所作。诗中的“奉席”、“扶筇”等动作描写,既展示了人物形象,又反映了他们的生活方式。通过对这些日常场景的描述,诗人传递出一种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亲情、友情的珍视。艺术特色:
该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家庭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百态的深刻理解。同时,诗中蕴含的情感真挚而深沉,既有对故土、亲人的眷恋,也有对新生活的喜悦和期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的儒雅风范。
《南归四首·其四》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通过对这首古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李昌祺及其时代的文化风貌,感受到中国古代文人的高尚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