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其二 有感

买春春已无踪迹。榆钱满地空狼藉。
不敢怨东风。伤心泣断红。
浮生浑若寄。一霎荣枯异。
泪眼渐朦胧。醒来犹梦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菩萨蛮·其二》是唐代著名诗人温庭筠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创作于晚唐时期,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还展现了作者的个人情感与思想深度。下面将详细介绍《菩萨蛮·其二》:

  1. 作者简介:温庭筠,本名岐,字飞卿,后唐宰相令狐楚之子。他以诗歌见长,尤以词著称,被誉为“花间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词作在当时极为流行,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2. 创作背景:《菩萨蛮·其二》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850年左右,这一时期正值晚唐时期,社会矛盾尖锐,政治腐败,民生疾苦。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学却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涌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学家。

  3. 词的原文及注释

  • 《菩萨蛮·其二》原文如下:
菩萨蛮•其二  
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满蓬壶照屋梁。  
此夜曲中闻折桂,何人不起故园情?  
露湿铜铺秋蕊冷,风翻锦瑟清宵梦,  
莫怪枕前频梦见,此生待不惑其能。  
  • 注释说明:
  • 《菩萨蛮》是一首唐代词调,属于“小令”类别。
  • 这首诗共有八句,每句五言,表达了作者对江南水乡风光的热爱以及内心复杂的情感。
  • 第一句描述了江南水乡处处有明亮的月光;第二句描绘了江水曲折流淌的景象;第三句通过比喻表达月光普照的情景;第四句提到了夜晚听到的桂花折断的声音,引发了对故乡的情感;第五、六句分别描写了露珠沾湿了铜铺(古代用来铺设道路的石条)和风吹动锦瑟乐器,营造了一个清凉宁静的夜晚氛围;最后两句则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

  1. 词的赏析
  • 《菩萨蛮·其二》的词境优美,意境宏大,通过对江南水乡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同时,这首词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现状的反思和批判,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矛盾的关注和思考。

《菩萨蛮·其二》不仅是一首艺术性极高的文学作品,也是一部反映时代风貌的重要历史文献。通过对这部作品的了解,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国古代诗词的独特魅力和深厚文化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