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榻与残灯。
拨火敲冰。
闲来拥絮说心情。
不信人归先似燕,倏尔奔腾。
莫漫惜伶仃。
琐琐星星。
悔将生事误春耕。
藉语儿曹休望远,未有归程。
浪淘沙 送振业姨侄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浪淘沙·送振业姨侄归》是清代诗人张槎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描绘人物的归途情景,表达了一种对人归去、岁月流逝的感慨,同时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深刻体悟。
从诗词本身出发,张槎运用了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塑造出一幅生动的画面:闲来拥絮说心情,拨火敲冰,短榻残灯,这些细节描写不仅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也透露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这种情感的细腻刻画让读者能够深入体会诗中人物的情感变化与生活状态。
从诗词所蕴含的文化意蕴来看,张槎通过“不信人归先似燕,倏尔奔腾”这样的诗句,传达了时间飞逝、人生短暂的观点。这种表达方式在古诗词中并不罕见,它让人们反思生活中的得与失,以及如何珍惜当下。同时,“莫漫惜伶仃”一句则提醒人们不要因为短暂的孤独而忽略了生活的真谛和价值。
从诗词的鉴赏角度考虑,《浪淘沙·送振业姨侄归》不仅是一次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一场心灵的对话。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作者展现了一种超越物外的人生态度,即在有限的生命中体验无限的美好,并从中汲取力量和智慧。这种感悟不仅具有深刻的哲理性,也给予读者以启发,鼓励人们在面对人生的起落时,保持一颗平和与坚韧的心。
《浪淘沙·送振业姨侄归》作为一首表现离别情感的佳作,其艺术魅力和文化意义都值得细细品味。无论是从文字的精炼、意象的丰富,还是从文化内涵的深度,这首诗都展示了古代文人对于生命、时间和自然的独到见解,以及他们通过诗歌这一形式传达情感和理念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