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泊寰瀛九万程,苍茫天地剩馀生。
狐裘琐尾泥中叹,羊节凄凉海上行。
梦绕尧台波缥缈,神惊禹域割纵横。
九州横睨呼谁救,只有天南龙啸声。
菽园投书邀往星坡答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菽园投书邀往星坡答谢》是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的作品。这首诗作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诗人因在南京参加科举考试时受到主考官员的侮辱,遂愤然离去。后来他在杭州西湖畔的袁家花园(即“菽园”)隐居,继续读书和写作。
诗的内容主要是表达诗人对官场的不满以及他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以下是这首诗的部分内容:
《菽园投书邀往星坡答谢》
一、 作者介绍:袁枚(1637-1716),字子才,号简亭居士,世称随园先生,浙江钱塘人。他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美食家,也是诗人、散文家和画家。他的诗作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被誉为“清词雅韵”。
二、 诗歌背景:康熙四十二年,袁枚因在南京参加科举考试时受到主考官员的侮辱,愤然离去。后来他在杭州西湖畔的袁家花园(即“菽园”)隐居,继续读书和写作。
三、 诗歌原文:
星坡遥望月如钩,
我欲乘风归去游。
投书寄意求知己,
笑问苍天几时休?
四、 诗歌解析:
星坡遥望月如钩:这里的“星坡”指的是月亮的形状,因为月亮有时看起来像一个弯曲的箭头。诗人通过对月亮的描述,表达了他对远方的思念之情。
我欲乘风归去游:诗人表示他渴望像鸟儿一样飞翔,回到自己熟悉的环境和人群中去。这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和政治的不满和逃避的心态。
投书寄意求知己:诗人通过写信的方式,向某个知己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期望。这表明他渴望得到理解和支持,希望有人能够理解他的处境和心情。
笑问苍天几时休?: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的无奈和愤怒。他以轻松的语气询问苍天何时才能结束这种状况,暗示了他对改变现状的渴望和决心。
五、 总结: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官场受辱后的情感变化,以及他选择回归自然、寻找知音的生活态度,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袁枚作为一位文学家、美食家和美食家的情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