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戌元日与莱峰夜饮仍用腊日韵

狼藉银荷叶上灰,胸中垒块欲成堆。
嵇生懒岂因春至,王粲哀从作客来。
帝里风光人尽乐,天涯旅思首慵回。
留犁注酒期同醉,漏箭金壶一任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袁枚所作的《元日同莱峰夜饮仍用腊八》。诗中描述了作者在丙戌年的元旦之夜,与好友莱峰一起饮酒赏月的愉快场景。

我们来解读这首诗中的韵律和对仗。从诗中“丙戌元日”可以知道是农历正月初一,而“元日”通常指新年的第一天,所以这里的“日”就是“正月”的意思。“腊八”则是指农历十二月的第八天,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5天,这一天是中国传统节日腊八节,因此“腊”指的是“腊八”。

我们看到诗中的句子:“寒梅著花未?”这是一个疑问句,询问梅花是否已经开花。而接下来的“雪里已知春信至”则回答了这个问题,表达了即使在寒冷的冬天,春天的消息也已经传来。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即通过“寒梅”与“雪”的对比,以及“冬”与“春”的对比,来表达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期待。

诗中提到的“犹有飞琼侣”,飞琼是仙女的别称,这里可能指的是与诗人一同赏月的莱峰。“琼佩”则是仙女们常用的装饰品。整句话的意思是:尽管外面是冰冷的冬天,但依然有像仙女一样的朋友陪伴着。这表达了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腊八时节的自然景象进行描绘,以及对梅花、雪、冬与春等元素的巧妙运用,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朋友的珍视,同时也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