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鹤楼得青士留诗见怀

东蒙未至筜谷至,筜谷已去东蒙过。
山房祇见往还数,交臂相失仍何多。
此来竹杖啄禅闼,九春暮律侵清和。
岩花落尽绿阴满,雨歇碧涨浮塘坡。
鹤楼樽俎幸无恙,合龠入口衰颜酡。
挥杯不作劝影酌,主人妙义能悬河。
廿年结契如一日,筠心竹柏无改柯。
语吾老筜共此宿,薄言怀子留长歌。
淋漓醉墨字倾侧,秉烛伸纸三咿哦。
伊人宛在不可即,弁岘西望青峨峨。
君为东西南北人,予也抱耒山之阿。
招提岁至一再计,况复相见颠毛皤。
流行坎止亦任运,鸿留雪爪萍依波。
意酣兴到难自默,诗成未拟苍崖磨。
但属名山好藏取,百年会有人摩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鹤楼得青士留诗见怀》是清代诗人屠廷楫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屠廷楫的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与友人相遇又匆匆离别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诗歌原文:
    东蒙未至筜谷至,
    筜谷已去东蒙过。
    山房祇见往还数,
    交臂相失仍何多。
    此来竹杖啄禅闼,
    九春暮律侵清和。
    岩花落尽绿阴满,

  2. 诗歌注释:

  •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春天前往鹤楼时所见到的景象。东蒙和筜谷指的是地点,竹杖和啄禅闼描述了作者行走的方式以及他所访问的地方。
  • 岩花落尽绿阴满,暗示季节已经进入晚春,植物已经凋零,但仍然覆盖着浓密的绿色植被。
  1. 诗歌主题:
  • 这首诗主要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友情的珍视。通过对比东蒙和筜谷的变化,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与环境的互动。
  • 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生短暂和人际关系变化无常的感慨。

《过鹤楼得青士留诗见怀》不仅作为文学作品,更是承载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了解与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中的自然观和人生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