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绿覆晴窗,物变莺声老。
逝者如斯夫,韶盛岂长保。
我今五十三,还念发未燥。
儿嬉如昨日,忽惊衰白早。
同侪三五人,墓木亦巳抱。
老死何足悲,所悲未闻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深绿覆晴窗,物变莺声老。
逝者如斯夫,韶盛岂长保。
我今五十三,还念发未燥。
儿嬉如昨日,忽惊衰白早。
同侪三五人,墓木亦巳抱。
老死何足悲,所悲未闻道。
陶渊明,字元亮,是东晋末期至南北朝初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后人尊为“田园诗人”。在这首诗中,他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以及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
陶公的诗风清逸自然,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和陶靖节杂诗二首 其一》就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诗通过对陶潜生活状态的描绘,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通过描绘陶公的生活场景、情感变化以及与其他人的互动,展现了陶公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境界。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陶潜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
在《和陶靖节杂诗二首 其一》中,陶公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兴、象征、拟人等,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他还巧妙地运用了对仗、排比等结构技巧,使得诗歌节奏明快、韵律优美。此外,陶公还善于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深意。
《和陶靖节杂诗二首 其一》是陶公的一部经典之作,不仅展现了他高超的诗歌创作才能,也反映了他深邃的人生哲学和丰富的情感世界。这首诗对于后世文人有着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