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五十七 (1945乙酉)

山庐好,物竞我无争。
野外时看鹰振翮,檐前常见鹊梳翎。
各有疾徐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五十七 (1945乙酉)》是清代诗人高燮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描绘了山庐之美,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景色的喜爱以及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隐逸情怀。下面将对该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高燮(1896-1973),字次章,号石屋,江苏无锡人。近代词人、诗人、书画家。他的作品以山水田园诗为主,尤擅写景抒情之作,在民国时期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1. 诗歌原文
    山庐好,物竞我无争。
    野外时看鹰振翮,檐前常见鹊梳翎。
    野径踏莓苔,闲庭步竹阴。
    碧草连天接水涯,青山隐隐入云屏。

  2. 诗歌解析

  • “山庐好”:表达了对山中小屋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这里的“山庐”可能意味着隐居山林的小屋,体现了作者对于清静生活的追求。
  • “物竞我无争”:反映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观。诗人认为在大自然面前,所有的争斗都显得微不足道,表达了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 “野外时看鹰振翮”和“檐前常见鹊梳翎”:通过描写鹰和鹊的活动,展现了自然界中的生机勃勃和和谐美好。这些生动的画面不仅美化了自然景观,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 “野径踏莓苔,闲庭步竹阴”: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在自然中漫步的情景,强调了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和内心的宁静。
  • “碧草连天接水涯,青山隐隐入云屏”:这两句诗通过视觉上的描写,构建了一幅辽阔而深远的自然画面。碧绿的草地无边无际地延伸至天际,而远处的青山仿佛融入了云端,给人以无限遐想和美感享受。

《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五十七 (1945乙酉)》是一首表达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以及对隐逸生活方式向往的七言绝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态度的深刻体现,这首诗不仅是对美的赞颂,也是对心灵的抚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