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五首 其五

茆舍畔,森木暗明湖。
雨足东畴牧晚稻,霜沾别圃刈香蔬。
举网得江鲈。
落照后,𫚥菜集盘盂。
少妇金环能约酒,幼儿玉碗解呼蒲。
还羡早朝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望江南五首其五》是清代词人陈维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作品的内容、艺术特色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 作者背景
  • 生平简介:陈维崧(1625年—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是清朝初期著名的文人墨客。他生于浙江绍兴的一户书香门第家庭,早年家道中落,后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历任多个官职,并在晚年获得“文恪”的谥号。他的文学成就颇高,尤擅长诗词歌赋,对后世影响深远。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陈维崧生活在康熙年间,这一时期的文化政策相对宽松,文人的创作空间较大。同时,他也有机会直接参与到国家的政治活动中,如康熙帝曾召见他为宫中讲解经史,这些都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 个人情感: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在个人的情感世界里也有着丰富的体验。这种情感的积累往往转化为文字,使得他的诗词作品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和个人印记,这也是他能成为“诗史”的重要原因之一。
  1. 主题内容
  • 自然描写:陈维崧在《望江南 其五》中通过对花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例如,“湖上花,天水浸灵芽。浅蕊水边匀玉粉,浓苞天外剪明霞。只在列仙家”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通过花的形象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与宁静。
  • 情感表达:诗中不仅描写了自然之美,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开烂熳,插鬓若相遮。水殿春寒幽冷艳,玉轩晴照暖添华。”通过对花朵开放时的美丽景象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满足,同时也寄托了他对于生活美好的追求和向往。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陈维崧的诗词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形式和韵律。他的作品中既有豪放的气概,也有婉约的柔情,展现出他深厚的文学修养和独特的审美观。
  • 意境营造:《望江南 其五》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诗中的“湖上花”不仅是外在的自然景观,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望江南五首其五》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词作品,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思想情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也能够从中汲取到对人生和自然美的深刻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