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秋老,正西风吹动,川原初萧。
露冷天空乡思远,惆怅故园松菊。
箬泽鱼肥,乌程酒美,手破新橙绿。
扁舟草履,何妨杂处樵牧。
几载待漏东华,凤凰池上,应制诗频促。
此去晓风杨柳岸,别是一篇题目。
水满横塘,云连翠崦,处处供游目。
城南相送,为君引满击筑。
念奴娇五首 其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念奴娇·其四》是宋代词人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而非清代高士奇的作品。此词为《念奴娇》五首之一,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下面是对该词的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又号铁冠道人,是中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和豪放的个性被后人称颂。苏轼的词作以豪放派为主,语言流畅,意境开阔,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品原文:《念奴娇·其四》
梧桐秋老,正西风吹动,川原初萧。
露冷天空乡思远,惆怅故园松菊。
箬泽鱼肥,乌程酒美,手破新橙绿。
扁舟草履,何妨杂处樵牧。
几载待漏东华,凤凰池上,应制诗频促。
此去晓风杨柳岸,别是一篇题目。词意解析:这首词描述了一幅秋天的田野景象,通过秋风、露水、故乡的松菊等元素,传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官场上的无奈与辛酸,以及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文化背景:宋代词的发展达到了高峰,苏轼作为其中的杰出代表,其词作深受后世文人的喜爱。苏轼的词不仅表现了他个人的情感世界,还折射出当时社会的历史变迁和文化风貌。他的作品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念奴娇·其四》是苏轼以豪放派风格创作的一首词,通过对秋季田园风光的描写和对故乡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