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四首 其二

卖花声晓穿深巷,枝枝微带珠露。
谁家买向妆台去,可伴玉人钗股。
看楚楚,压鬓影,鬟丝倭堕增眉妩。
秾芬暗度,爱艳紫斜红,轻苞密瓣,细蕊绽金缕。
浑疑是,杨柳堤边殿女,绛仙独饶情绪。
漫言秀色加餐饭,直得隔帘凝伫。
还记取,把蜀锦,缝囊冰麝同他贮。
裙腰系处,傍弱骨柔肤,魂消一盼,莫被那人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摸鱼儿·其二》是宋朝词人李慈铭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详细介绍此作品: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李慈铭,字季和,号竹屋主人,生于明朝万历年间,卒于清乾隆年间。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学者,除了词作,还擅长诗文和书法。《摸鱼儿·其二》的创作时间不详,但根据他的其他作品风格,这首词可能创作于清朝初期。
  • 词坛地位:在宋元明清词坛上,李慈铭的词作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著称。他的词风受到了当时文人雅士的喜爱和推崇。
  1. 诗词原文及翻译
  • 原文
    青灯照壁花影团,玉楼空伫立寒烟,翠微亭外月如弯。

  • 译文
    在青瓦覆盖的墙壁上,映着花影成团;我在玉楼中静立,看着窗外的寒烟飘散,翠微亭外明亮的月光如同新月般弯弯。

  1. 词的赏析
  • 情感描绘: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念。”青灯照壁花影团”一句,通过光影效果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幽深的氛围,使读者仿佛能听到窗外的风声和花瓣落地的声音,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宁静。
  • 意象运用:词中的“玉楼”和“寒烟”、“翠微亭”和“明月”,都是传统诗词中常见的意象,用于表达诗人对远方亲人或友人的思念之情。这些意象不仅增加了词的艺术感染力,也使得整首词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 语言特点:李慈铭的词语言精炼而富有韵味,善于运用叠字和对仗,如“玉楼空伫立寒烟”中的“空”和“寒烟”以及结尾的“如弯”等,都增强了词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1. 文化背景
  • 时代背景: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繁荣时期,词作为文学形式之一,在宋代达到了高峰。李慈铭所处的年代,正是词风兴盛的时代,各种词派层出不穷,词作风格各异。
  • 地域影响:李慈铭生活在江南地区,这里的山水风光优美,自然环境宜人,这为他的词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江南地区的文人雅士崇尚文韵和审美情趣,这也间接影响了李慈铭的文学创作。
  1. 词的现代解读
  • 情感共鸣:这首词不仅仅是对古代文人情感的一种再现,对于现代人来说,也能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特别是在现代社会快节奏、高压的生活环境下,人们可能会感到孤独和迷茫,这首词可以成为一种心灵的慰藉,让人在忙碌之余找到一份宁静和思考。
  • 艺术鉴赏:从艺术角度来看,这首词的意象和用词都非常讲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这种艺术表现手法,不仅可以提高读者的审美能力,也能让人们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诗词的魅力。

《摸鱼儿·其二》不仅是一篇优美的词作,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艺术的展现。它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传递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高远的思想。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也能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心灵的慰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