浈源出大庾,厥势颇奔放。
况遭峡石束,郁怒不可状。
南流汇武水,有助气益壮。
上疑建瓴泻,下乏砥柱障。
崖石蹙巑岏,滩陇斗涛浪。
既叹嗍流险,复经暑雨涨。
湍急工倍劳,风弱帆空扬。
更当岩峦削,却苦牵挽妨。
翠壁千篙攒,岁久石受创。
前林日欲颓,暮色欻凄怆。
坼堠倚荒茅,孤槎庶可傍。
韶阳道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韶阳道中》是清代文学家高层云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通过描绘浈源的河流景观和沿途的险恶自然风光,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在探讨这首诗时,首先需要了解高层云的生平背景。《韶阳道中》的创作时间是在高层云官至太常寺少卿的时期。他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是书法家和画家,被誉为“太常三绝”。他的这一首五古作品不仅展示了其文学才华,而且反映了他对于社会现象的关注。例如,他在诗中提到疏请大臣与诸王会议时不得引身长跪,还疏论江淮间屯田扰民等社会问题,显示出其深厚的学识和强烈的责任感。
在分析《韶阳道中》的主题内容时,可以看到诗歌中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尤为突出。诗中的浈源出大庾,厥势颇奔放。这两句不仅生动地描绘了浈源河水奔腾的态势,同时也体现了自然景观给人的冲击感。此外,诗句中提到的“崖石蹙巑岏,滩陇斗涛浪”以及“翠壁千篙攒,岁久石受创”,这些对自然景观细节的刻画,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动感和生命力。
进一步分析诗歌的语言特色和文化内涵,可以看出高层云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手法。例如,将湍急的水流比作“工倍劳”的劳动场景,用“牵挽妨”来形象地描绘山势的险峻。这种使用具体物体或现象来表达抽象概念的写作手法,不仅丰富了文本的层次,也让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诗中所描述的自然环境。
《韶阳道中》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更是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作品。它通过描绘浈源的水势和沿途的险阻,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的敬畏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同时,诗歌中的语言特色和文化内涵也显示了高层云独特的审美追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文人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他们在文学创作中所展现的高超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