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溪道中

一望柔桑色,人声近语溪。
狭流听水急,高岸觉篷低。
野桨如飞鹜,春蚕尽织绨。
当年吴越路,石垒尚凄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语溪道中”是清代朱彝尊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对《语溪道中》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晚号小长芦钓鱼师、金风亭长,浙江嘉兴人。清初浙西词派的创始人之一,与王士祯齐名,有“南朱北王”之称。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和词作方面,尤以词作著称,被后世称为“词圣”。他的创作风格严谨细致,语言清新脱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 创作背景:朱彝尊在康熙十八年(1679年)应博学鸿词科,被授予检讨一职。他在任职期间,曾游历多地,包括杭州等,留下了许多描写各地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诗作。其中,《语溪道中》便是他在游览浙江嘉兴一带时所作。

  3. 诗歌原文
    小县初成市,经春罢荷戈。陂塘湖水缓,桑柘石门多。入馔鹅儿酒,愁人阿子歌(见吴兢乐府解题)。蒲帆十八幅,一半客经过。

  4. 诗词赏析: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自然景色和当地的生活风情。诗中的“陂塘湖水缓”形象地描绘了春天里水塘平静的景象;“桑柘石门多”则展现了古镇的古老风貌。诗人通过对这些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此外,诗中还融入了民间音乐元素,如“阿子歌”,增添了作品的趣味性和艺术性。

《语溪道中》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景的古诗,更蕴含着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它以其精湛的艺术造诣和深情的表达赢得了读者的喜爱和赞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