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无外物牵,况复门深闭。
晚景敛残霞,光寒日初泄。
寥寥空斋中,把卷消寒夜。
然灯对古人,相对还相悦。
道由潜心通,坐久尘想灭。
落叶响长林,碧井寒泉冽。
万象汇其中,古今一冷热。
人生天地间,百年如梦结。
孤影伴残编,心幽趣自别。
读书闲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读书闲夜》是清朝诗人马仲琛创作的一首古诗词,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沉的哲理意味,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下面将围绕这首诗展开介绍:
作者简介:《读书闲夜》的作者是马仲琛,他生活在清朝,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作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生活以及对自然、人生的感悟,而《读书闲夜》则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作品原文:诗中描述了夜晚独自读书时的情景,晚霞已收,月光初照,空无一人的书房内,只有作者与书相伴,消解寒冷的夜晚。通过寥寥几笔,勾勒出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
艺术手法:诗歌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写,通过对晚景、残霞、光寒日初泄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寂静而深远的氛围。同时,诗人还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如“独无外物牵,况复门深闭”,表达了内心的孤寂与外界的隔离感。
哲理意味:马仲琛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思考。他写道“万象汇其中,古今一冷热”,揭示了时间与万物的变迁,以及人在这一过程中的地位和感受。这种哲学思考,使得《读书闲夜》不仅是一首表现自然美的诗,也是一首富含人生哲理的作品。
《读书闲夜》不仅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审美情感,也以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为读者提供了一次精神的洗礼和思考的空间。这首诗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中华文化瑰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