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无外物牵,况复门深闭。
晚景敛残霞,光寒日初泄。
寥寥空斋中,把卷消寒夜。
然灯对古人,相对还相悦。
道由潜心通,坐久尘想灭。
落叶响长林,碧井寒泉冽。
万象汇其中,古今一冷热。
人生天地间,百年如梦结。
孤影伴残编,心幽趣自别。

【注释】

  1. 读书闲夜:在闲暇的夜晚读书。
  2. 独无外物牵,况复门深闭:独自没有外界的事物牵挂,何况门关着。
  3. 晚景敛残霞:晚景收敛了夕阳。
  4. 光寒日初泄:光线寒冷而开始泄露。
  5. 寥寥空斋中,把卷消寒夜:在空旷的屋子中,拿起书卷消磨寒冷的夜晚。
  6. 然灯对古人:点燃蜡烛面对古代人。
  7. 道由潜心通:通过静心思考。
  8. 坐久尘想灭:坐久了,灰尘和杂念都会消失。
  9. 落叶响长林,碧井寒泉冽:树叶落在地上发出声音,井水清凉。
  10. 万象汇其中,古今一冷热:万事万物都包含在其中,古代与现代一样冷暖。
  11. 人生天地间,百年如梦结:人生在天地之间,百年就像一场梦。
  12. 孤影伴残编,心幽趣自别:孤独的身影陪伴着残破的书籍,心中的幽情自然与众不同。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读书闲夜》。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读书画面,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哲学的思考。

第一句“独无外物牵,况复门深闭”表现了诗人的清高孤傲,他独自在书房中,没有任何外在的干扰,甚至门都关闭了,这更加显示了他的独立和坚定。

诗人用“晚景敛残霞,光寒日初泄”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晚霞渐渐消失,阳光开始泄漏出来,给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感觉。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描述了他在书桌前阅读的场景。他把灯点亮,面对着古人的画像,似乎与古人进行对话。这种静谧的氛围,使人感到时间仿佛静止了,心灵得到了净化。

诗人用“道由潜心通,坐久尘想灭”来结束他的描述,表达了他通过静心思考,使杂念和尘埃都消失了。这也象征着一种超脱和自由的境界。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通过对夜晚读书场景的描绘,传达了他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求。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宇宙和时间的深刻理解,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