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九日王经三招饮

他乡重九,问何人、为送一卮酾醁。
正想佳晨拚剧饮,我友忽焉来速。
缕脍登盘,斫鱼供馔,好酒盈尊绿。
尊前何有,有丝有竹有肉。
久矣月夜花天,偷声减字,不听消魂曲。
今夕当筵闻妙技,顿解羁愁千斛。
若为吾歌,吾为若舞,狂态惊童仆。
屏间匿笑,满头乱插黄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百字令·九日王经三招饮》是陆震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在异乡重阳节的孤独与友人相聚的欢乐之情。下面对这首诗进行深入解析:

  1. 诗人背景介绍
  • 陆震:字仲远,号仲子或种园,江苏兴化人,清代诗人。陆震有《陆仲子遗稿》,可见其文学成就颇高。
  • 时代背景:这首词创作于清代中后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诗词创作的热爱和追求。
  1. 词作原文及赏析
  • 原文:他乡重九,问何人为送一卮酾醁。正想佳晨拚剧饮,我友忽焉来速。缕脍登盘,斫鱼供馔,好酒盈尊绿。尊前何有,有丝有竹有肉。 久矣月夜花天,偷声减字,不听消魂曲。 今夕当筵闻妙技,顿解羁愁千斛。若为吾歌,吾为若舞,狂态惊童仆。屏间匿笑,满头乱插黄菊。
  • 诗意解读:在异乡的重阳佳节里,诗人满怀期待地准备痛痛快快地喝一场,却忽然发现好友已经匆匆而至。盛宴开始后,不仅有美食美酒,还有美妙的音乐和表演。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忘却了所有的忧愁,甚至想象起与朋友共舞的场景,而这一切的快乐被一旁偷偷藏笑的童子打扰。最后,诗以欢快的气氛结束,表现了诗人和朋友之间亲密无间的情感。
  1. 艺术特色分析
  • 情感表达:全词以重阳节为背景,通过对节日习俗和宴会情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朋友相聚后的愉悦之情。
  • 语言运用:词中的用词考究,如“酾醁”形容斟酒的动作,“镂脍”、“斫鱼”描绘菜肴丰盛的情景,“黄菊”则增添了节日的氛围。
  • 意象创造:诗人通过描绘宴席上的丝竹之声、美食之味以及与友人欢聚的场景,构建了一个温馨和谐的艺术空间。
  1. 社会价值探讨
  • 文化传承:《百字令·九日王经三招饮》作为古典诗词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审美。通过对这样的作品的研究与学习,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文化与历史。
  • 教育意义:在学习《百字令·九日王经三招饮》时,学生不仅能欣赏到优美的文学形式,还能从中汲取古人对待友情、节日庆祝等生活态度的启迪。

陆震的《百字令·九日王经三招饮》是一首充满情感、富有艺术性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清代文人的精神风貌,也反映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研究,不仅可以提升文学素养,还可以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