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端阳词 其七

端阳节,还忆素梅娘。
几度魂销红豆曲,数声吹彻玉箫长。
好事最思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忆江南·端阳词 其七》是清代诗人董俞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对这首词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董俞,字苍水,号樗亭,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文与兄长董含齐名,时人合称为“二董”。董俞曾中举博学鸿词,但未能中选。他的作品多有记录当时社会风俗和历史变迁的意味,体现了他的文学成就和深厚学识。
  • 诗词风格:董俞的词作以清丽婉约为主,情感真挚而深沉。他善于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景物,抒发自己的情感,使得作品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美。
  1. 诗词原文
  • 原文:江南好,江北忆维扬。
  • 注释译文:江南风光美好,心中总是思念江北的维扬。
  • 赏析:《忆江南》是唐代词人白居易所创的一种词调。此词通过描绘江南美景和北方维扬的自然风光来表达作者对于故乡的怀念之情。董俞的这首词在形式上继承了白居易的风格,用词精炼,情感真挚。通过对江南和维扬两地风景的对比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向往,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1. 创作背景
  • 节日环境:词中提及“端阳节”,即端午节,这是一个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传统节日。古人在这一天会有各种庆祝活动,如赛龙舟、挂艾草等。
  • 个人情感:从词中可以看出,董俞对于这个节日有特殊的情感寄托,不仅仅是因为节日本身,更多的是对故乡维扬的深切怀念。这种怀念可能源于个人的成长经历、家族记忆或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1. 文学价值
  • 艺术手法:董俞在这首词中运用了细腻的笔触来描绘江南的美景及内心的情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他通过对比江南和维扬的风景,巧妙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使得整首词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 思想情感:这首词不仅体现了董俞深厚的文学修养和高超的艺术造诣,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家乡、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无尽怀念。通过这样的作品,人们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文人墨客的内心世界。

除了上述内容外,还可以关注以下几点:

  • 文化传承:了解董俞及其诗作的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作品中的美学观念。
  • 艺术鉴赏:学习董俞的词风和技巧,可以提高读者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 情感共鸣:通过董俞的词,可以体会到古代文人对于故乡、自然和文化的深厚情感,从而引发共鸣。

《忆江南·端阳词 其七》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份对故乡、对传统文化的深情告白。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