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清明六首 其三

清明节,记得在虹桥。
随意柳边看戏马,有时花底听吹箫。
那得不魂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忆江南·清明六首 其三》是清代诗人陆震所作的一首诗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诗歌原文
    清明节,记得在虹桥,随意柳边看戏马,有时花底听吹箫。那得不魂销。

  2. 作者简介:陆震,字子山,号梅村,江苏吴县(今苏州)人,清朝文学家、史学家、书法家。他的诗歌创作以清新秀丽见长,尤擅长描写自然风景和表达个人情感。陆震的诗作在当时广受赞誉,对后来的文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3. 诗歌鉴赏

  • 描绘清明景象:诗中“记得在虹桥”一句,通过描绘虹桥的景色,展现了清明时节的宁静与美丽。虹桥作为古代桥梁的象征,不仅连接两岸,也承载着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回忆。
  • 展现人物活动:诗人在桥头随意观看戏剧表演,不时驻足聆听吹箫声,这些细节描绘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这种生活状态反映了作者对平凡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 情感流露:诗句中的“那得不魂销”表达了诗人对这一场景深深的留恋与不舍。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诗歌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激动与哀愁。

《忆江南·清明六首 其三》不仅是一首描绘清明景象的诗,更是一首蕴含深厚情感的艺术之作。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清明的美景与人物的活动生动地展现出来,使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宁静的春日之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