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哀诗七首 其二 吴仲子蕃昌

仲木东海彦,卓荦洵绝伦。
厥考太常公,岳岳社稷臣。
弃地计不用,慷慨独致身。
令子奉家教,友让声克振。
邹鲁道云邈,朱陆委埃尘。
抗心寻遗绪,微言启后人。
忆昔避兵日,相聚依水滨。
流离泪欲尽,患难情弥亲。
死者良已矣,生者徒逡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七哀诗·其二》是魏晋时期诗人应璩所写的一篇抒情诗。此诗作于公元304年(西晋永嘉元年)春天,当时作者因避乱在吴中,而同郡人陆机、陆云兄弟则远赴洛阳避难,作者与他们音信不通,遂作此诗以寄情思。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为“惟见碧流水,曾无黄雀飞”,这两句诗描写了吴中美丽的景色和宁静的气氛。接下来,作者表达了自己的孤独感和无助感,他写道:“我闻东山乐,复卧东床眠。”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对东山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然后,作者转向对自己命运的思考,写道:“清歌正徘徊,白日忽西坠。”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无常和命运多舛的感慨。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高潮:“如何故林里,容身且浮萍。”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担忧和不安。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现实和未来的复杂感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