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木东海彦,卓荦洵绝伦。
厥考太常公,岳岳社稷臣。
弃地计不用,慷慨独致身。
令子奉家教,友让声克振。
邹鲁道云邈,朱陆委埃尘。
抗心寻遗绪,微言启后人。
忆昔避兵日,相聚依水滨。
流离泪欲尽,患难情弥亲。
死者良已矣,生者徒逡巡。
注释:
- 这首诗是《七哀诗》的第二首,表达了作者对仲子的哀悼之情。
- 仲子,即仲木,东海人,有才学。
- 太常公,指仲子的祖父,曾任太常。
- 社稷臣,指仲子的父亲,曾任社稷大臣,为国家做出贡献。
- 弃地计不用,慷慨独致身,意思是仲子放弃了封地,只身赴任。
- 令子,指仲子的儿子。奉家教,友让声克振,意思是仲子的儿子遵循家教,友爱谦让,名声得以传播。
- 邹鲁道云邈,朱陆委埃尘,意思是邹、鲁两国的儒家之道已经消失,朱熹、陆九渊等人的学说也被遗忘。
- 抗心寻遗绪,微言启后人,意思是仲子立志继承父亲的遗志,用微言大义启迪后人。
- 忆昔避兵日,相聚依水滨,意思是在战乱年代,他们曾经相聚于水边。
- 流离泪欲尽,患难情弥亲,意思是在流离失所中,他们的眼泪已经流干,但在患难中的亲情却更加深厚。
- 死者良已矣,生者徒逡巡,意思是死者已经离去,生者只能徘徊不定。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哀悼之作,通过对仲子的描写和回忆,表达了作者对亡者的怀念之情。诗中描绘了仲子的才华和家族的荣耀,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在战乱中相互依偎的情景。最后一句“死者良已矣,生者徒逡巡”,更是将生死无常的哲理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哲理的思考。